课程概况●课程描述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运动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 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 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运动生理学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 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它课程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1.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生命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活动规律,明确体育锻炼提高人体功能能力的作用机制,掌握体育运动及运动的训练的生理学原理,特别是青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为以后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业余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2.人体生理学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和实验课两大部分,讲授部分为98学时,实验课部分为10学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分析和总结生理活动的能力,学会必要的生理学实验技术和基本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评定人体基本机能的方法。
3.在教学中要紧密地联系体育教学与业余体育训练的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注意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及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课程内容由浅入深,既重视理论的学习与借鉴,更重视实践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课程目标精心安排与组织课堂教学 。
●课程负责人简况
课程负责人简介
福山副教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人,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大生物学系.1982年至今任教生物学、环境学、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参与国家课题1项,主持教育厅课题1项,出版专著8部(包括合著),发表论文20多篇.学科带头人, 内蒙古植物学会副理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学研究。
科研课题
承担完成任现职期间独自完成了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生物教学与环保意识的培育》一项、参与完成了国家语委《蒙古语术语数据库》和自治区高校科学研究项目《蒙语授课教师科技教育能力培养研究》二项。
主要著作
1、《生物与环境》,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11,130千字独撰。
2、《生态学名词术语字典》,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12,1000千字参编。
3、《生物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12,40千字参编。
4、《学练大课堂——生物》,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11,50千字参编。
5、《种植致富》,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150千字参编。
论文
1、浅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国教育新理论》,2004.11。
2、发展“民族植物研究”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 .12 。
3、关于我区自然资源保护之我见,《蒙古学研究》,2005.1 。
4、有关环境教学的几个问题,《蒙古学研究》,2006.3。
5、简论如何防治环境污染问题,《蒙古学研究》,2007.4。
6、学校教育中应融入环保内容,《蒙古语文》2006.5。
7、 《科技与经济》,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解2003.5、《中国当代优秀人才创新思想文库》(上卷)2004、12、《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学术卷)2005、12 。
8、使用农药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科技与经济》,2002.10。
9、关于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科技与经济》,2003.8。
10、浅谈生物教学中能力的培养,《科技与经济》,2006.4。
11、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德育,《学校论文集》,2005,
12、浅谈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科技与经济》,2004.5
参加学术会议
1、东三省一区植物学会(哈尔滨、1998、);
2、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年会(呼和浩特、2002.6);
3、内蒙古自治区小学自然课教师研讨会(呼和浩特、2005.8);
获奖
1、《浅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文获《中国教育新理论》杂志编辑部评比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4年11月。
2、《浅谈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 》一文全国生物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生物学》杂志编辑部、2002年9月。
3、《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德育》一文获2000-2003年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11月。
4、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解一文获国际交流评选活动中评比国际优秀论文奖,2004年4月、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4月。
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语授课教师科技教育能力培养研究》获得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
6、国家语委《蒙古语术语数据库》项目实施中获突出贡献奖(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2007年12月。
●课程建设规划
《运动生理学》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
1、调整教学体系。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人体生理学基础内容与运动生理学应用内容的关系,强化应用为主,人体生理充实于运动生理的教学方向,并逐年修订教学大纲;继续进行以运动生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运动处方研究,教学内容中增加健康科学有关内容或增设体育与健康的相关课程。
2、调整课程内容。根据运动生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培养模式的需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不断更新、充实、调整教学内容。
3、改革实验课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培养模式制定实验课大纲并及时修改;打破传统模式增加运动场地实地实验;扩大设计性实验比例,充实实验课内容;提高实验课教师及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修订实验课教材,自编运动生理实验课多媒体课件。
4、继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通过与国内同行的交流及借鉴国外的教学特点,重点研究探索在有限的课堂讲授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随堂学习质量的教学方法;争取近年内设计出科学的可量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坚持多元化教学手段教学的特色;2006年完成运动生理考试试题库建设;尝试考试方法多样化的改革。
5、继续完善运动生理学WEB CAI课件,教学录像光盘、思考题与习题集等适当补充相应的内容。
6、尽快引进原版汉文教材,编写蒙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
二、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提纲、教学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英汉词汇等均已上网,在此基础上新制作的网页将提高艺术性和方便性。年底完成交互式练习课件上网。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
(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专业最早开设的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这门课程的社会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对提高竞赛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次的重大教学改革和专业改造中,都被列入主要保留科目,并加以重点建设。
2000年我体育系刚成立时,就开设了运动生理学课,它的全部内容和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善,都以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为核心的。
2006年完成了《运动生理学试题》(四套)上交系题库。
该课程除教材、两部教学参考书外,教师已指定了10本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时常在教师指导下借阅,并按要求做阅读笔记。同时还经常从网上查看有关信息,不断扩充有关知识。
本课程依托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库,开展基于网络的运动生理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积极探索旨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动生理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要求完全脱离教案与粉笔的模式,利用课件展示生动丰富的信息。开发新的教学空间,快捷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拓展教学环境,使教学成为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活动。
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上,本课程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完成了由过去“告知式的教、接受式的学”的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向“ 阅读型、研究式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转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教改试验。在授课、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六个环节中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倡导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传授、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自评等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原创性和研究性学习成果,随时在课堂进行讨论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点,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水平。同时,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运动生理学课的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在近三年的学生教学评价中,本课程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学生普遍认为:运动生理学课教学目的明确、条理清楚,教学内容充实、新颖,具有前沿性,善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善于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并且能够经常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信息。开发新的教学空间,快捷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拓展教学环境。
本课程教师的考核成绩在系各类课程考核中较好。运动生理学也很受学生的欢迎。近几年学生参加成人高考,成绩比较理想。有些学生还考上了研究生。突出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
●课程特色
课程特色
认识学校的培养目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能素质;了解运动技竟的规律;总结教学与实践的过程;明确教学的要求,这是运动生理学教学的要点,也是本课程创新的要点。我们结合理论讲授和运动训练,赏析各类典范性运动项目和著名运动员,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师资队伍
课程组师资概况
本课程组成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有二名副教授,本科学历。教师人数虽然不多,但教学水平均得到师生的好评。
课程组师资力量简介
课程组负责人:福山、生物专业副教授
课程组成员:赛音图、医学专业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