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如 思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理论学习
视频资料
普法园地
下载专区
中心组学习
媒体民族学院
当前位置: 爱如思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线上买球(中国)有限公司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 第四期


来源:   作者: 日期:2017年07月11日 00:00

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讲话精神

线上买球(中国)有限公司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 第三期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

(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习近平意识形态“十论”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论述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习近平谈扶贫

(四)最深的牵挂 最大的担当——习近平深入吕梁山区考察脱贫攻坚纪实

(五)习近平开年首谈扶贫 “七个强化”指引攻坚方略

 

 

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讲话精神

线上买球(中国)有限公司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 第三期(宣传部 通知公告栏)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

(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第192页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第206页

(三)习近平意识形态“十论”——人民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现摘录部分要点供广大党员学习。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2.核心价值观要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3.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4.48个字界定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5.党媒必须“姓党”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6.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网上舆论有“红线”

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

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8.根本标志和重要任务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9.真懂真信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10.创新、学风、立志“三要”

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论述——人民网(中共中央党校张平天)

我们党现在有8500多万名党员,4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每名党员,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应成为大宣传格局的一个环节,凝聚起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党的群众基础就会更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牢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

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推进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建设的反作用。

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只关注经济效益,不利于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展开,不利于稳定市场秩序的确立,不利于良好市场环境的构建,极易导致唯利是图、拜金主义风气的盛行。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牟取暴利,不惜以破坏市场秩序、法律法规为代价,不惜以损害人民利益为筹码,只会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转。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不惜大兴土木,盲目招商引资,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只重视经济一项指标,以为经济就是全部,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结果让城市千疮百孔,丧失发展后劲。

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思想日趋多元的今天,不同社会思潮勃然而兴,其中必定良莠不齐,先进的思想我们可以加以吸收利用,但也有一些思想是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的。十八大上,党中央明确了“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思想不动摇,既不能向封闭僵化的、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旧思想妥协,更不能受别有用心的、具有颠覆企图的思想的诱惑。只有通过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让民众对不同思潮具备更深的理解和辨别能力,才能保证国家和社会的良性运转。

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根本任务是什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依赖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理解的;不是将马克思主义僵化在书本上、文献中,而是创造性地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指导实践。从毛泽东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正确战略构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深入把握和正确应用。

照本宣科不是马克思主义,会说几句“一分为二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不是真懂马克思主义,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没有领会马克思主义对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极大关切都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

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利益为重,因此人民群众才能始终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齐心协力。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始终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障人民自由劳动创造财富的权利,批判异化劳动对人的剥削和压迫。这样的理论因其始终坚持人民角度而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巩固人民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任,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准备,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可能性。从在革命战争年代争取广大工人、农民的利益,到建设时期以人民利益为导向建设起国家政体,形成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都重视同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来有着明确答案。但在一些人眼中,却变得模糊。比如,有人问“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有人说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所以人民性大于党性。以上说法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传播正能量,创造新形式

弘扬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突出了不可偏离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指南。

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促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既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又能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强大的团结奋进的积极力量,从而激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是推动社会前进所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光是做做样子、满足于完成任务,这样的正面宣传毫无意义,群众也不会买账。做好新形势下的正面宣传,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真功夫,掌握传播规律、懂得宣传艺术、满足群众需求。

当然,在意识形态宣传过程中,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们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要有“自曝家丑”的勇气。但只有明确两者的主次,才能保证意识形态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工作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形态宣传形式需要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突出时代特点,要创造性地调整宣传策略。

意识形态宣传需要进行全民的推广学习,但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束缚在书本、教材的学习上,尤其是在信息获取手段日趋多元、信息内容多样化的今天,如何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吸引力是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在宣传形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既要避免过度宣传,也要更具现实性,同当前热点紧密结合。在宣传中提升质量、水平,让人民能够更清晰、更便捷、更全面地领会中央精神,并且做到“润物细无声”。

现在,尤其需要重视的是网络宣传。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快捷性、时效性、巨量性、互动性、开放性、选择性等诸多特征,网络让民众对于信息的掌握更为便捷,也更容易吐露自己的心声。但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这对党在意识形态这种新舆论场上的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利用互联网有效合理地表达民众的呼声,积极倡导网络上的正能量;如何打击网络上的谣言,规避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音符都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坚持底线思维。推进意识形态宣传工作,需要在处理具体问题上秉持原则,需要始终坚守底线,决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现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攻击,企图从思想上对民众的认识进行颠覆,模糊甚至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动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斗志,为中国的持续发展造成阻碍。针对这样对意识形态进行攻击的错误思潮,如果不能迎头痛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给以主动积极回应,就很容易模糊人民的是非观。如果不能把人民的理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旗帜下,姑息纵容别有用心的言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就会被质疑。只有主动出击,在意识形态宣传上始终掌握话语权、主动权,才能正确引领人民客观、公允地对不同的言论进行正确的评判。

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理论结晶。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获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关键在于同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逐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而且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闭目塞听是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脱离了国际社会,不了解国外的思想水平,不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只会严重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进程,也不利于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比如国外环保方面的先进理念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危害,但是在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理论仍相对欠缺,并同实践相脱离,只有开放心态,积极学习,并结合我国实际,才能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

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既要坚持引进来,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也要大胆地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增进彼此文化层面的交流,创造相互理解、和谐共荣的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

思想宣传部门发挥重要作用。党的思想宣传部门是党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主要和直接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基于思想宣传部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只有思想宣传部门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思想宣传部门的领导成员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才能形成有效的宣传体制机制,才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想宣传部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确保“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创新工作思路;从大局着眼,厘清工作思路;从细微入手,真抓实干,改进宣传策略,将国家的意识形态同人民的关注点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将意识形态宣传教条化、形式化。

宣传思想工作须全党动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只靠宣传部门,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他重不重视、善不善于抓宣传思想工作。各级党委只有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改革发展全局中统筹指导,树立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思维,牵头抓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才能调动各条战线积极参与大宣传工作格局。

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不能做旁观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中来,支持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胸怀大局,正确看待部门利益;多讲团结,少些各自为政,才能发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集体主义精神,共同塑造全党动手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我们党现在有8500多万名党员,42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每名党员、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应成为大宣传格局的一个环节,凝聚起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强大合力,党的群众基础就会更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牢固。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第219页

(二)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第215页

(三)习近平谈扶贫——人民网(讲话摘要)2016.9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去年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如此总结自己走过的扶贫路。2012年12月29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44天的习近平,就来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开启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

扶贫工作,直接关系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30余次到国内各地考察,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问题。从云贵川到东三省,从提出“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到“找对‘穷根’,明确靶向”……他的扶贫脚步遍布各地,扶贫思路清晰可辨。

打好扶贫攻坚战

★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五、六年了,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党和国家要把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任务,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好这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通过顽强奋斗早日改变面貌。

——2015年1月12日,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强调

★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2016年7月20日,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果是那样,就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所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扶贫成败在于精准

★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把基层情况摸清楚

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大家心里要有一本账,要做明白人。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规划,扬长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考察时强调

★提高扶贫精准度

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对口帮扶 合力扶贫

★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

——2016年7月20日,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加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并加大力度。要鼓励支持更多企业参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工程。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7月20日,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履行领导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14年10月17日,在首个“扶贫日”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形成大扶贫格局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在吉林调研时强调

脱贫要靠内生动力

★输血和造血相结合

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坚持民族和区域相统筹,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重在促进贫困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等政策,深受各族群众欢迎,要认真总结完善,并研究“十三五”期间出台更加管用的专项规划。

——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要把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省发展大棋局中,把政府推动发展同吸引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发展统一起来、把生产条件改善同生活条件改善统一起来、把生产和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统一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2015年1月21日,在云南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要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要通过推进就业创业,发展社会事业,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强调

★扶贫必扶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015年9月9日,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说道

★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2015年3月8日,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

★重视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四)最深的牵挂 最大的担当——习近平深入吕梁山区考察脱贫攻坚纪实 新华社2017.6

夏至时节,三晋大地充满生机和希望。6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工作,专程前往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

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每到一地考察,他都要亲眼看一看身处贫困地区、生活贫困的群众情况到底怎么样了,脱贫攻坚政策是不是精准落地了,乡亲们摆脱贫困还有什么难处和要求。

这一次,总书记把目光投向了深度贫困地区。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迈进全面小康的新时代。

“要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中巴车拐下省道,沿着崎岖的山路驶向赵家洼村。

赵家洼村所处的吕梁山片区,深度贫困和生态脆弱相互交织,是山西省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去年在青海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就差吕梁还没有去了。那里脱贫攻坚难度很大,一定要实地看一看。

一片黄土裸露的山地旁,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一间间土坯房。一些村民外迁后废弃的房子已十分破旧,有的墙体开裂、屋顶塌陷。

总书记走进村民刘福有家。

“来,咱们拉拉话。”习近平坐在炕沿上,招呼老两口在自己身旁坐下。

“家里的地还种得动吗?”“今年旱情严不严重?”“孩子们在外面打工能帮助你们吗?”习近平详细了解他家的情况。

刘福有两口子已年逾古稀,92岁的老母亲与他们生活在一起,5个孩子成家后都搬出了穷山沟。

“去年全家收入不到7000元。种粮收入只有500多元,大部分是种粮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刘福有说。

“对这家贫困户,下一步准备采取什么脱贫措施?像这种情况县里还有多少?”总书记问当地干部。

“他家主要是‘三保障’问题比较突出。生产生活条件差。准备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的办法。这种情况全县还有115个自然村、3537人。”县委书记王志东回答。

“搬迁要花多少钱?新的住房多大面积?搬出去以后做些什么?”总书记问得特别细致。

总书记说,现在党中央对农村农民的政策都是“给予”,就是要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总书记一连走访了3户农家,详细察看他们的生活环境,询问家庭收入支出和致贫主要原因,了解脱贫计划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

来到村里唯一的水井旁,总书记登上用石块垒起的井台,仔细察看水位。随后,他来到农田边,蹲下,察看玉米和芸豆长势。

“因为干旱,庄稼矮小,产量很低,村民们靠天吃饭。”村支书马玉印告诉总书记。

总书记风尘仆仆到这里来,就是要看最贫困,根治最贫困。

4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伊始,就前往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望贫困群众。

4年多来,访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地震灾区到祖国边陲,不顾路途遥远,不顾穷山恶水,总书记走村入户,把党中央的关怀送到乡亲们的心里,把群众心愿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刘福有家的窗户上贴着一副对联——“人人共向核心聚,户户跟随国运兴”,在这个土黄色调的村子里显得格外夺目。赵家洼村的乡亲们用这种方式诉说着脱贫奔小康的强烈愿望,表达着对党的感恩之情。

像赵家洼村这样“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如何才能尽快实现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调研思考这个问题。

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

从为所有贫困人口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到在每个贫困村都派驻扶贫工作队,再到提出“5个一批”脱贫方法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

赵家洼村有一间土坯房,屋里摆放着电脑、打印机,墙上张贴着《脱贫目标任务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图》《致贫原因分析图》。

这里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借用外迁村民的房子搭建的办公室。

“扶贫工作队平时就住在这里。”负责村里干部包户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玉春对总书记说,只要村子不脱贫,我们绝不离开。

“驻村工作有没有困难?”总书记问。

“党中央扶贫政策对头。只要把政策落到实处,群众能感到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工作是很好开展的。”贾玉春说。

现在,全国共选派了77万多名干部驻村帮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我们围绕农村工作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向基层派出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建立村官制度,都是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举措,同时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了平台。我们要从他们当中发现好同志、好干部,并着力加以培养,让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贾玉春向总书记报告:赵家洼村生存环境很差,下一步工作目标是通过易地搬迁挪穷窝、拔穷根。总书记对扶贫工作队的思路给予肯定。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全县安置计划,赵家洼村明年就将完成整体搬迁。

宋家沟新村是岢岚县规划的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傍晚时分,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这里,考察新村建设情况。

柏油路、自来水、宽带网、有线电视……基础设施相当齐整;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村民张贵明刚刚乔迁新居。总书记到他家里来看望,老汉觉得真是喜上加喜。

“这房子盖得挺漂亮。”总书记挨屋察看。“这是卧室,里面还有卫生间,用上冲水马桶了。住得习不习惯?”总书记问。

“原来住的是山庄窝铺,吃水都困难。现在一分钱都没掏就住上了新房子,吃得好、住得好、全都好。”张贵明告诉总书记,我是老党员,共产党关心我,我与党一条路、一条心。

总书记高兴地说,生活条件改善是第一步,还要通过多种帮扶措施,使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真正过上好日子。

离开村子时,前来送行的村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热情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对村民们说,党中央就是要带领大家一心一意脱贫致富,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吕梁市兴县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里,习近平总书记同十几位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交谈。

总书记指出,要把革命战争年代铸就的吕梁精神用在新时期,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88岁的老战士刘丙涛激动地说:“我们一定把革命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孙知道今天的好生活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近一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4年多来,5564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仅剩3年多时间,我国尚有贫困人口4335万,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

这是关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补短板的硬任务,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在阜平听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贵阳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一系列重要会议,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战略部署。

实现非常目标,必下非常之功。

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同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市县三级党委书记代表一起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总书记的话更加坚定了大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

——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

——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

……

一项项强有力的部署,一个个超常规的举措,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和超凡能力。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总书记经常引用的这句古语,是他深厚人民情怀的真实写照。

这种朴素的情感穿越了半个世纪——

梁家河插队的岁月,使16岁的习近平深刻了解了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让乡亲们经常吃上肉成为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的一个动力;在宁德地委书记任上,习近平提出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摆脱贫困》一书凝聚了他的实践探索;担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又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倾注大量心血……

这一庄严的承诺展现了使命担当——

“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作出郑重承诺,亦如他上任伊始的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历史的脚步一路跋山涉水,正在走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明前景。

“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扎实工作,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完成!”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最深的牵挂、最大的担当。

(五)习近平开年首谈扶贫“七个强化”指引攻坚方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杨文全  2017.2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21日下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底线任务、庄严承诺、攻坚目标……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千钧,清晰绘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蓝图,充分体现这次部署非同寻常的重要分量,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精准研判扶贫形势——

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

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总书记最念念不忘的是困难群众。“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成绩举世瞩目。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

当前,扶贫工作在顶层设计、管理体制贯彻、决策部署落实等各个环节呈现全体动员的喜人局面。习总书记欣慰地说,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了贯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习总书记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需要凝心聚力、凝魂聚气、众志成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騋表示:“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想要统一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一定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各县特色、整合资源。”

精准指引扶贫方略——

提出“七个强化”,概括“五条经验”

欲攻坚克难须集中力量,欲精准脱贫须精准扶贫。“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习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提出“七个强化”,从整体入手,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

习总书记谈到,“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有媒体评论认为,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七个强化”无疑是对这些成功经验的再强调和再部署,是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所在。

精准扶贫,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七个强化”和“五条经验”,是对“六个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早在2013年11月3日,习总书记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在花垣县十八洞村就正式提出精准扶贫思想。2015年6月18日,习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在这次会议上,习总书记还提出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认为,加强精准扶贫,对扶贫对象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多种优惠政策,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其收入来源,从而可继续推进我国的减贫事业,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贡献。

精准部署扶贫措施——

强化七个方面工作,做到“三个必须”

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习总书记提出强化七个方面工作,为扶贫脱贫提供实战指南: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要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要加大扶贫劳务协作;要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行动,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要突出精准。

“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习总书记用“三个必须”强调脱贫要“实”。同时他还指出,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表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关键期,特别需要念好统、担、活的“三字经”。统,是指党委“统”起来;担,是指政府“担”起来;活,是指贫困人口“活”起来。要完善统一、规范、精细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改变自上而下确定贫困人口分配指标的做法。要鼓励贫困人口生发内在动力,艰苦奋斗,拔掉穷根,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