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于2006年公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事业单位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单位财务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以资产清查数据为依据,实时录入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为此,我院决定2014年起全面实施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学院已引进《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网络版(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并已完成系统调试、基础数据录入等前期工作。为确保《管理系统》的正常和有效运行,实现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推进我院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的意义 针对事业单位开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全面贯彻“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理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了全院日常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改变了传统的由职能部门个别人员管理资产的模式,开创了全院参与、公开透明的资产管理新模式,使全体教职工都成为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管理系统》提供的资产管理平台,贯通了资产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彻底解决了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实现了资产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管理系统》以资产清查数据为基础,建立资产动态数据库,可以随时掌握各部门资产占有、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从资产购置、资产验收、资产使用到资产处置、收益管理,体现了对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管理。《管理系统》还提供了教育部实验室与教学仪器设备统计数据上报、财政部资产清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财政部门产权登记年检、学院内部清查等相关工作的功能和需求,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通过《管理系统》对资产进行查询分析,能够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优化配置等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前期准备情况 从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国有资产管理处已完成网络及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完成了全院固定资产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录入工作;完成了资产清查数据的导入,补充完善了资产相关信息;2013年底清查核实并录入了2009年至2013年资产增加数据以及查遗补缺工作,基本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三、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及时间安排 (一)试运行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1.业务培训:近期在全院范围内对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员进行《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培训,要求各部门资产管理员熟练掌握业务范围内的操作规程和方法,为《管理系统》的正式运行打好基础。 2.试运行:在试运行阶段各部门资产管理员结合各自的资产管理实际,在线进行资产变动数据上报、资产卡片打印、上报资产处置信息等日常业务管理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切实掌握《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3.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在掌握《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在《管理系统》中对本部门的资产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做到账物相符。 4.总结《管理系统》运行及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在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集中进行解答、培训等,以解决使用《管理系统》所遇到的遗留问题。 5.各部门通过《管理系统》对本部门的资产信息进行核对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固定资产标签粘贴及资产建档工作,标签粘贴时间、标签领取、资产建档等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正式投入使用(2014年7月起) 从2014年7月起,《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所有资产管理工作均在《管理系统》中进行,真正实现全院国有资产网络化管理,使我院国有资产管理业务真正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 四、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做好《管理系统》的培训及使用工作,顺利实现我院资产网络化管理,由学院分管领导牵头,国有资产管理处具体负责落实《管理系统》实施工作。各部门资产管理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做好《管理系统》的培训、使用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二)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各部门资产管理分管领导,加强对本部门资产管理员以及相关人员领导和督促。积极配合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按照工作进度及时完成相关工作。分管领导定期检查本部门工作完成情况,使《管理系统》的实施工作得到落实。 (三)精心组织,认真清查。各部门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要对部门所属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与《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核对,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管理系统》的引进和使用是我院资产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资产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根本要求。因此,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正确处理资产管理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人员到位,信息畅通,落实有效。 2014年3月15日 |